故宫陶瓷馆里面包括了400多件珍贵陶瓷展品,它首次拥有移动的“电子说明牌”,在展厅轻扫二维码,就可以即刻获得藏品介绍,及更多高清图片、语音讲解等精彩内容,那么看后会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呢?下面清风小编就给大家具体说说。

故宫陶瓷馆看后有什么想法?故宫陶瓷馆观看感介绍[图]图片1

 

      陶瓷馆中的展品大多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布展,从较原始的土陶到制作工艺特殊的紫砂,一件件藏品无不展示着中国陶瓷的独特魅力。我也被这些或朴质或华丽的陶瓷器深深吸引。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瓷器也是从制陶的工艺发展而来。陶瓷馆中展出了一些夏商周时期的陶器,这些陶器相对瓷器来说简单质朴许多,但功能性却很强。陶器最初并没有什么花哨的纹饰,大多表现出的也是陶土的原始质感。陶器上绘画的工艺出现后,陶器的外观也开始丰富起来。陶器上的绘画风格较为粗犷,没有很刻意的精雕细作,适合陶器原始的质地。制陶技术发展到秦代已经炉火纯青了,从展出的部分兵马俑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陶器不但被制作成各种日用品,更是被做成各种各加复杂、精细的祭祀用品。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习惯较为原始的陶器。在那些造型简单的陶器中,我看到了古代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对设计的探索。虽然这些造型和设计在现在看来似乎有些过时和老旧,但这绝不意味这它没有价值。如果没有古人对陶器制作的探索,现在的我们也难以用上精美的陶器甚至瓷器。在那些朴素的外表下,我看到的是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筑起了美丽的生活。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秦汉末期,人们已经开始烧制瓷器,并开始上釉。在南方地区青釉瓷的烧制成为了后来青瓷烧制的开端。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瓷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和标志,成为人人追求的高品质用具。到了唐代,瓷器的制作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说起唐代的瓷器,我们通常都会想到唐三彩。在这一次的参观中,我亲眼看到了三彩的真品。三彩有黄、绿、青三种铅釉,至今虽已有千年光景,但绚丽的色彩依稀可辨。不得不赞叹古人的高超技艺。五代十国时期最神秘的莫过于秘色瓷,光听名字就很神秘。据说是因为原料极少,烧制工艺复杂,能出厂的成品少之又少,而且多为皇室贵族拥有,因此使得秘色瓷更为神秘。我记得其中一件青瓷展品,徐老师介绍说这就是秘色瓷。仔细一看,它的颜色的确与其他青瓷颜色有别,青色并不是那么重,白又不是那么苍白,很难用一个确切的颜色来形容。回来后查了资料后发现,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

 

      宋代在瓷器烧制上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瓷器不仅成为了宫廷贵族争相追逐的名品,更是在普通民众中开始流行。最为后人所知的莫过无宋代五大名窑——宋官窑、定窑、汝窑、钧窑和哥窑。每一个窑烧制的陶器各有特色,其中我比较喜欢官窑烧制的瓷器。官窑青瓷釉晶莹剔透,有开裂或称冰裂状,与其他瓷器形成鲜明对比,独具特色。元代瓷器相对宋代的发展较为落后,但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出现了青花和釉红。青花到了明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青花的工艺普片流行后,中国传统水墨画得以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虽说青花瓷器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极致,也收到了社会普遍的欢迎,但瓷器在这个时期也有新的发展。珐琅彩的出现使瓷器变得更加绚烂多姿,而紫砂的出现则是陶瓷的另一

种新的发展。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青花出现之前注重整体釉色的瓷器,虽说青花绘画的工艺纯熟精湛,但过于注重表面纹饰与绘画,造型并不如之前的瓷器那样造型多变。细节多用绘画代替,器物尺寸也变得大型。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观看的收获的确很多。观看过程中既看到了中国陶瓷的精品,也了解到了陶瓷的历史和发展。最后想说,中华民族的智慧博大精神,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能丢弃,很多传统的东西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去领会。现代社会发展急速,我们不能在匆匆前行中丢失了自我,忘掉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