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非常流畅的Smartisan T1跑分比不上配置更低的手机,这科学么?

这类并不以理论性能为基础而是依据真实体验测试的软件因其使用门槛较高,且得分并不容易被厂商利用成为自己的卖点,除了在专业杂志及文章中被采用外,网络舆论中并不常见。

而占据主要舆论市场的另一种评测软件便是以理论运算性能的测试为主要手段,典型如安兔兔,这种测试软件并不基于真正的应用场景,而是基于处理器的理论性能,因此时常出现跑分颇高但实际体验欠佳的情形,也有跑分非常一般但运行无比流畅的产品出现。在去年就已经有不少媒体指出当下的安兔兔这类跑分软件已经不能代表一部手机的真实体验,而部分老字号的技术杂志、平面媒体甚至在评测体系中直接摒弃了安兔兔的存在。由此也能看出这种跑分体系对于产品评价体系慢慢体现出的狭隘性。

不服跑个分”成为网友对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做法的调侃。不过在我这更多是一种网民的调侃,因为在诸多超越小米的旗舰机型出现后,小米自家产品的跑分数值也不再处于最高的几个名次。另一项重点之一来自最新更换了算法的安兔兔V5版:安兔兔声称更换了算法“更加具有可参考性”,不过令早前拔得头筹的华为海思新旗舰处理器Kirin920分数立刻落后于骁龙801机型。这种评测体系规格的改变令公众猜疑其背后的利益关系。

但实际上,因为安兔兔这类测试软件拥有数量异常庞大的用户群,即使厂商们心知肚明某些利益关系,仍然对它的跑分给产品可能带来的宣传作用表达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这件事情从安兔兔V5内测版的媒体沟通会上ARM、高通、英特尔、英伟达、展讯、海思、瑞芯微等几乎所有的移动设备处理器厂牌都趋之若鹜的到场参加就可窥见一斑。

看似漂亮的跑分成绩都是优化过的

基于“安兔兔们”强大的“群众基础”,大部分手机产品为了展现自己的性能优势——尤其是旗舰产品,走上了一条针对测试软件的“专门优化”的不归路。有的舆论称其为“作弊”,其实有些夸大:因为所有的“专门优化”不过是在检测到测试软件的运行时将手机的性能最大化而已。为了平衡手机的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当下大部分的移动处理器都采用了动态调配的主频/功耗设计,日常应用时维系在比较低主频和工作核心较少的状态(后者针对多核处理器),而到大负载高负荷的应用时切换至高主频甚至是“马力全开”的状态——在测试软件运行的时候往往手机被优化至“马力全开”的状态,也就是你的手机标称的处理器的主频+核数全数工作的状态,这个也包括GPU的状态。

因此,你看到的漂亮无比的测试软件分数所代表的性能,在大部分的应用场合下你是享受不到的。从这个技术细节上,你就可以轻松理解老罗的“跑分软件劣化”是怎么实现的——无非就是别家手机在检测到测试软件的事情“火力全开”了,而锤子人为的进行了性能的硬性限定,仅此而已。